朱洗(1900.10.14-1962.7.24),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临海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毕其一生探索“开发育之门”的发生生理和细胞学研究,从事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方面的研究,实现蟾蜍的人工单性生殖,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在生产应用研究上,他开展印度蓖麻蚕引种驯化和家鱼人工繁殖的应用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大成果。发表论著100多万字,译著20余种,科普读物19种。
拳拳报国心
朱洗1900年10月14日出生于浙江临海店前村。少年时代的朱洗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一心到国外寻求救国路,终于说服了父母为他筹措路费,于1920年5月前往法国。朱洗白天做工,晚上补习法文,买书苦读,终于在1925年考入了法国蒙不利埃大学,师从生物学家巴德荣(Bataillon, E.)教授学习生物学。
在巴德荣教授的指导下,朱洗进行人工单性生殖、异种杂交、卵细胞分裂节奏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开始实验胚胎学方面的工作,并于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身处异国的朱洗心系苦难中的祖国,谢绝了巴德荣教授的挽留,于1932年11月启程回国。
因国内抗日形势变化,朱洗先后辗转广州、北平、上海、台北等地工作,期间他拒绝在汪伪政府身居要职同学的邀请和来自美国大学的聘书,研究工作更因局势动荡一度中断。上海解放后,1950年朱洗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开始了安定追求事业理想的科研生活。
开发育之门
朱洗近四十年的研究生涯,都集中在动物卵球成熟、受精和单性发育等领域。从1950年到1962年,朱洗继续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选定的探索“开发育之门”的目标,从小课题做起,一步一步地从外围走向纵深,直至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实验胚胎学及细胞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朱洗做出了卓越贡献。1959年,他借助人工单性繁殖方法,采用针尖直径仅10微米的玻璃丝针刺四万个蟾蜍卵球,分别培养,最后得到一只没有父亲的雌蟾蜍。这只雌蟾蜍与正常雄蟾蜍抱对数日,顺利产下数千个卵球,受精卵发育良好,顺利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证明卵球具备整套发育成个体所需的物质,人工单性生殖的后裔具有传种接代的能力。
朱洗热爱基础理论研究,也关心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联系。他解放后,朱洗根据国家需要,秉科学救国信念,以极大的热情研究蓖麻蚕的饲育、保种及蚕病防治方法,亲自汇编出版《蓖麻蚕文集》(一、二集)和《怎样饲养蓖麻蚕》等册子。实验生物所在国家农业部主持下举办了两期训练班,培训各地技术骨干一百多名。他还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功地解决了鲢、鳙等池养家鱼的人工催产和鱼卵孵化等难题,促进了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推动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向全国各地推广。
治学严谨
朱洗一生取得的成果获奖无数,但为人处事谦逊诚恳,对待工作更是严肃认真,坚持亲自动手,亲自观察。他的严谨治学,首先是以严格实验,严密论证为前提的。
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和助手,要不怕麻烦,不厌重复,不要嫌弃单调的工作,更不要期待侥幸取巧。他在做家鱼人工繁殖时,为了弄清家鱼洄游产卵的规律,曾经深夜守候在江边观察亲鱼洄流产卵。由于朱洗这种优良作风,因此他在工作中常常能够“见微而知著”,在细微的变化中,发现一些重要的线索,从一些偶然的现象中,找出其中的必然规律。有人认为,朱洗在工作中,常常有“灵感”和“机遇”。如在搞蓖麻蚕育种时,飞蛾扑窗,他随手拈来,交配成功。其实,朱洗早在考虑着,蓖麻蚕这个“印度姑娘”要在中国落户,得给她寻找中国的“对象”,才能培育出健壮的子代。那只飞来的野生樗蚕蛾,早就是朱洗在寻觅之中的。由此可见,这种“灵感”和“机遇”,正是他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
朱洗作风俭朴,从不计较工作条件,总是想方设法去克服工作条件上的困难。在旧中国,科研经费几等于无,他就用一些不花钱或很少花钱的实验材料,如曾想用挂在树上的蓑衣虫。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科学事业,但朱洗仍然十分珍惜有限的国家资金,不肯随便购置贵重仪器。直到晚年,他还在一间仅有十余平方米被称之为“斗室”的房间里日以继夜地阅读、思考、写作。
1961年冬,朱洗终因操劳过度,身罹重病。直到去世前,朱洗都在病榻上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实践了他自己常用以自省和劝勉别人的“科学需要一个人的全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