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院士:做好科研也要当好校长

来源: 时间:2024-05-21

裴钢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Cell Research》主编。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等。裴钢教授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炯炯有神的眼神,温和亲切的笑容,浑厚有力的声音。
  裴钢院士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干练、实在。
  作为全世界细胞信号转导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裴钢院士的学术成果在业界影响颇深;作为一名培养科研人才的导师,裴钢老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精英;作为知名高校的“掌门人”,裴钢校长有着独到的教书育人理念和实践。

“做科研要有大视野,没有捷径可走”

在科研道路上,裴钢留下了艰辛而又光彩的足迹。从阿片类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调控在毒品成瘾中的作用,到G蛋白偶联受体在天然免疫、抗HIV治疗、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功能。从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复合物在糖尿病、老年痴呆等人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到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对个体发育和干细胞全能性的精确调控。

裴钢的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2年和2007年两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1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我认为做科研要有大视野。我年轻时做科研仅从一个学科的角度出发,而现在我做科研更多考虑的是人类的需求。现在的科研政策应该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平衡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该继续予以大力支持。比如物理、数学,尽管有些研究内容目前看似无用,但在将来可能会改变世界。当然,如果两者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尽快造福人类,那就相得益彰。因此我现在重点做疾病方面的研究。”当被本报记者问及几十年的科研心路时,裴钢如是说。裴钢还认为,做科研应该保持平常心,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世界发展非常迅速,使人们过于注重物质层面,而忽略了精神层面,导致人们对科学本身的关注和爱好缺失,科研也出现了较强的功利性。假如每个人希望得到的比付出的多,那么社会的天平就会向一边倾斜。尽管科学家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但是如果一个科研人员在做研究的同时,又想着“下海”当企业家赚钱,就很难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在裴钢看来,科研的根本动力还是爱好,社会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并保护科研工作者的爱好。

“科学家无法速成。很多人想得到科学家速成的配方,或者成功的秘诀,其实无捷径可走。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科研之路是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刚开始不是一味地去申请项目,而是在拿到第一笔科研经费后,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踏踏实实把科研目标完成,尽快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再根据实际情况申请新的项目。这样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道路。”裴钢同时认为科研经验和学术氛围也应通过言传身教传承下去,实现科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家还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当非典、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肆虐时,必须挺身而出,不能把问题推给社会。”裴钢补充道。

“基层经历让我的科研之路更为平坦”

同济大学近几十年来以工科著称,踏实肯干、求真务实是同济人的名片。在同济大学官方网页上,刊有一封阅读次数近万的裴钢校长致校友公开信。在信中,裴钢这样写道:“看到你们艰苦创业的故事,高兴与欣慰之心溢于言表。作为同济大学的校长,我由衷地为能拥有像你们这样的杰出校友群体感到自豪!”这是去年裴钢对于上海某报连续刊登同济学生当蓝领新闻的公开回应。裴钢说作为校长并不对此感到难堪,相反觉得很荣幸。原因是同济的学生毕业以后愿意从基层做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在裴钢看来,蓝领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生产一线起步的毕业生拥有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上在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很快就会成长为这个行业的骨干,继而发展成为行业栋梁。报道中几位同学的发展经历也验证了裴钢的看法。“我以前也在农场、工厂干过,这几年的经历铸就了我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性格,使我后来的科研之路更为平坦。”裴钢说道。

在此基础上,裴钢希望为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一些特质,即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经过几年的实践,同济大学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凝练为——培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社会栋梁”代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与国家、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历史使命感;“精英”代表学生的水平、能力和素养,“专业精英”反映与行业、专业的紧密结合。

“要打造同济大学特殊印记”

在中科院工作的时候,裴钢考虑如何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院所;2007年8月,裴钢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后,他一直为建设世界知名的有特色大学而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同济大学的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一个大变革。裴钢谈到,确立办“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理念,对于同济大学而言,其意义在于以此作为办出自身特色的重要战略,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校园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在裴钢看来,学生、学科、学校这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最核心的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裴钢认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一是要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要引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作为创新理念的发源地、科学探索的先行者,理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济大学有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情怀,有着直接服务于社会的传统优势,由此为基础而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更注重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辐射力,甚至是引导力。

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核心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多种素质:有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力。裴钢说,“比如气候变化是一个热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局限在工程技术领域是不能完美解决的,必须让他们涉足人文、政治、法律等学科知识。我们还通过与国际学生共同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在不同社会文化碰撞中有体会、有收获。”

“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是我们力争打造的一个特殊印记,是同济特色所在。”裴钢强调,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做到眼光长远,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内涵,使同济人将来无论做什么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且使大家明白,衡量是否可持续的标准应该是面向全人类,而非仅仅满足某一方面或者个体的需求。简言之,同济培养的学生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建设这条路上,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裴钢说。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3年6月26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