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和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合作,一步获得了Tet3基因敲除的健康嵌合小鼠,并对Tet3基因敲除后大脑皮层发育以及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的突触传递进行了探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研究》。
Tet3是DNA双加氧酶Tet蛋白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DNA的去甲基化。Tet3全身性敲除小鼠有部分可以发育到出生,但是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因此,无法快速研究Tet3在成年小鼠不同组织中的功能。
李劲松团队在mT/mG小鼠胚胎(表达红色荧光)的1-细胞时期注射了Cas9 mRNA,并在2-细胞胚胎阶段对其中一个卵裂球进行Cre mRNA和Tet3 sgRNAs注射。Cre mRNA会使卵裂球变成绿色荧光,同时,Tet3 sgRNAs会突变该卵裂球的Tet3基因。将这些注射过的胚胎移植到假孕小鼠体内,获得了红色和绿色细胞均匀分布的嵌合小鼠,并且这些嵌合鼠可以正常存活。基因型鉴定显示,红色细胞携带野生型Tet3基因,而绿色细胞携带突变的Tet3基因。对嵌合小鼠的大脑皮层不同类型细胞的比例进行分析发现,Tet3敲除并不影响大脑皮层主要细胞类型的发育和分化。进一步试验发现,Tet3敲除之后,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传递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表现为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上调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下调,表明Tet3在大脑不同脑区神经环路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7年5月3日第4版
作者: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