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文汇报]高考1977留下的精神财富

来源: 时间:2017-06-02

  【口述人】 丁建平

  我是1977年12月参加的高考,那年16岁。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眼近40年过去了。自高考进入南京大学的校门后,我就一直在学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人生起步之刻,是高考带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契机。

  姐姐的一句话让我叩击南大校门

  1977年恢复高考,这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对我来说,却刚好赶上了人生的出发点。

  我老家在江苏靖江季市镇,我就读于镇上的高中,恰好1977年夏天毕业。因为入学早,又碰上两次学制调整,我16岁就高中毕业了。

  当时高中毕业生相当一部分要上山下乡,留城工作是少数,另又有“早下乡,早回城”的说法,于是家里就让我早申请去农村锻炼。可按照规定,学生要年满18周岁才符合条件,我就没能下成乡,而是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当搬运工。如果当时如愿下乡,或许我的人生道路就完全不同了。

  我才去建筑工地工作没多久,社会上就开始传“恢复高考”的消息。到1977年10月 《人民日报》 发表了社论,高考恢复的消息得以正式确认。高中校长和班主任老师闻讯就找到我家,动员我参加高考。我在高中时候成绩名列前茅,父母又向来很鼓励子女读书,这样,我和我初中毕业的哥哥就准备参加高考。

  那个时候中学课本的内容很简单,教辅书、资料都很匮乏,父母只好发动全国的亲戚一起帮助寻找和收集复习资料,找到了就手抄复印下来,寄回老家,供我和哥哥复习使用。

  我比较占优势的是有一个姐姐,她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从南京工学院 (现在的东南大学) 毕业后在江苏淮阴工作。她帮我找到不少复习资料。有次她出差顺道回家,在帮我复习时提到“f=ma”(牛顿第二定律)。我一下子懵了,因为当时的中学课本所涵盖的内容还很初级,没有教过这个公式。姐姐说:“就这样还想去高考啊?!”她的话让我颇受刺激,感觉自己知识太匮乏,需要加倍用功学习备考。

  我更感谢姐姐的是她在我填报志愿时说的一句话。当时,我父母对我和哥哥高考没把握,觉得我报考镇江农机学院、苏州丝绸学校比较保险,只要能上大学或中专就很欣慰了。但姐姐却对我说:“你还年轻,要知难而上,有更高追求,应该报考南京大学。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还可以再考。”的确,这句话对我今后的人生态度和格局具有很大影响。当时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引起轰动,激发了年轻学子对数学的巨大兴趣,我也不例外,因而填报了南京大学数学系,但后来被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这奠定了我一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

  有生以来第一次去那么遥远的地方

  那年我考进南大,哥哥考进了中专。文革10年后首次高考,家里两个儿子能幸运考中,得以读书深造,这在季市镇上也算得上是一件喜事。于是,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特地拿出积蓄摆酒请客庆祝了一番。

  1978年初,我提了一只柳条箱和一个网兜,独自一人乘坐长途汽车从靖江到了南京,这也是我当时记忆中有生以来第一次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学长接站、住进宿舍,我和一个同样16岁的同学一起走在汉口路上的南大校园,感觉学校好大好美!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南京新街口的人民商场买东西,柜台营业员看到我们戴南大的校徽,却又是中学生的模样,就问我们校徽哪里来的,我们骄傲地说:我们是刚考进南大的大学生。她们不太相信,认定我们的校徽是路上捡来的。

  南大化学系是全国高校中的重点学科,77级一共招收了4个专业,每个专业约30人。为了培养我们这一级学生,学校选拔了最好的老师和辅导员。因为当时没有教材,老师们就一面上课一面编写讲义,我们前两年的专业基础课都是这样的油印教材。

  大课的主讲老师可以不用讲稿,一气呵成从头讲到尾,公式的推导也是一黑板接着一黑板,没有任何停顿;答疑课老师诲人不倦,解答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和疑惑,常常是忘记了下课时间和饭点;实验课老师认真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纠正各种不正确的实验操作,严格把关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老师们的渊博知识和敬业精神,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我所在的班级里,同学年龄跨度从16岁到32岁,相差一轮,不过大家都极其珍惜来自不易的读书机会,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学习的劲头无与伦比。我们每天清早起床后首先去教室占位、锻炼身体、背诵英文单词,然后上课、泡图书馆、如饥似渴地看书……这几乎都是常态。记得第一个暑假,由于遇上南京罕见的高温,学校决定先放暑假再考试,结果大部分同学都没回家,整个暑假就留在学校里复习。实在太热,我们就跑去盥洗室,将一盆凉水从头冲到脚,再回寝室看书。

  我们班年龄大的同学社会经验丰富、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在班级活动中往往更有发言权,不过我们这些年龄小的同学记忆力好,很多学习资料、教科书过目不忘,考试相对占优势。同学们都很有抱负、理想、社会责任感,也有很多同学多才多艺。在学习之余,我们也探讨人生、交流梦想、取长补短,四年大学生活中结下的同窗友情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我把大学时代的很多照片收在了一本影集里,这些照片大多数是我们自 己冲洗的。因为学化学,同学会从实验老师那里要些化学试剂,自己配显影剂、定影剂,然后借实验室的暗房自己冲洗。这些照片留下了我们青葱岁月最珍贵的记忆。“人生从这里起步”,当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踌躇满志,真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

  参与并见证中国科研腾飞

  1982年1月,我们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很多同学怀着满腔热情,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去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也有部分同学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我是其中一员,南下到地处广州的中山大学读研。

  1985年初,我又到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此后,我作为德国洪堡学者赴柏林自由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两年多后又从欧洲越过大西洋到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继续科研生涯,直到2000年底获得中科院支持回国工作,加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我从1978年初进入大学校门之后,一路走来一直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学生成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回想起高中毕业后去建筑工地搬运砖头的日子,恍如隔世。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作为一名幸运的77级学生和一名科研人员,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这十几年科研腾飞的历史性时期,并能踏踏实实地为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恢复高考之后我收获的丰厚的人生历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上海)执行主任,长期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77级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

  原载于《文汇报》  2017年6月2日 第6版

  作者:许琦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