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旦得了肝癌,如果病灶切除过多或者需要换肝,可一边“外挂”做肝透析,一边添加细胞等待肝“再生”。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青年科学家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目前,已有5例患者接受该系统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据介绍,对于重症肝衰竭,除了肝移植外,目前尚无疗效明确的治疗手段。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采用“生物人工肝”系统为病人提供肝功能的治疗方式。
“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有点类似于肾透析),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也能为计划肝移植的病人争取时间,等待合适的肝源。” 惠利健告诉青年报记者,生物人工肝的核心技术是用于治疗的功能肝细胞。目前国内外研发的生物人工肝缺乏合适的细胞来源,阻遏了生物人工肝在临床的应用。因此获得全新的功能肝细胞是推进生物人工肝在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
2011年,惠利健团队在现有生物人工肝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人源性肝样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中的种子细胞,构建生物人工肝。由于采用了病人自身的细胞,可避免“排异”反应。去年,这一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首次成功治疗了一位重症肝病患者。
《青年报》 2016年7月19日A10
作者: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