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上海观察]未来有望治疗肝衰竭,上海生物人工肝进入产业化研发阶段

来源: 时间:2017-07-15

  从获取专利使用权的短短一年间,公司已成功实施了5例临床研究,患者愈后良好。

  这两天,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感觉像“嫁女儿”。一年多前,他的团队原创研发的肝细胞转分化技术独家授权给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时,他的心里更多的是期待。如今,站在位于嘉定今年8月即将启用的肝样细胞生产车间时,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从“一篇论文”到“一个产品”的目标和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发现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方法。当时消息传来,科学界非常震惊,惠利健也感觉“一下就打破了原有的许多条条框框”。他开始大胆思考一种可能性——已经分化了的组织细胞,能否直接转化成另一种组织细胞?让细胞实现功能转换,这就好比让一名驾驶员改行当一名工程师。2011年,他的团队成功将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这一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并获得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既然小鼠细胞可以,人类细胞是否也可以?”2011年,惠利健和潘国宇一见如故,他们探讨起了更有价值的另一种可能性。潘国宇在美国波士顿诺华制药公司工作多年,从事的正是和肝脏相关的药物代谢和安全性研究。当时,他入选了中科院,刚刚加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不负众望。2014年,惠利健团队成功将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功能肝细胞,相关论文被《细胞》出版社评为“2014中国年度论文”。紧接着,他们又利用此功能肝细胞,研发了新型生物人工肝,开展大动物临床前研究。一般来说,未治疗的急性肝衰竭猪一般会在3天左右死亡,而采用转分化肝细胞的生物人工肝救治后,存活率高达87%,且各项生理指标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2016年初,对于这两位科学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惠利健课题组和南京鼓楼医院合作,完成了第一例基于转分化肝细胞的生物人工肝系统的临床治疗实验,救治了一位有40多年乙肝病史的病人。这位患者常年卧床不起,吃不下东西,在等待肝移植时出现肝衰竭,生命垂危。在生物人工肝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良好,甚至罕见地表示“想下床走一走”。在此基础上,潘国宇开始进行生物人工肝走向应用的开发。

  我国每年肝衰竭新发病例超过100万,另外有3000万慢性肝炎患者为风险人群(1%的肝炎患者会发展成肝衰竭)。对于重症肝衰竭,除了肝移植外,目前尚无疗效明确的治疗手段。在中国,99%有肝移植需求的病人由于肝源短缺而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生物人工肝是目前肝衰竭治疗最可能的手段,它可以提供体外代谢解毒和蛋白质合成功能,部分代替肝脏功能,促进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也能为计划肝移植的病人争取时间,等待合适的肝源。

  “生物人工肝技术是一种药械结合产品,和肾透析有点类似,但是更加复杂,具有挑战性。基本原理是利用具备解毒功能的肝样细胞,对于引出的病人血浆加以‘清洁和营养’之后,再循环到体内。” 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国宇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说,从获取专利使用权的短短一年间,公司已成功实施了5例临床研究,患者预后良好。

  “这是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运营团队。”惠利健如今只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他非常赞赏这个初创企业的高效和热情。仅仅用了三个多月,公司就在嘉定建起了肝样细胞生产车间。今年8月起正式投入使用,计划每年生产三五百份肝样细胞,足够满足后续临床研究工作需要。“作为科研人员,我还是专注我的基础研究,产业化的事情则交给专业人员去做。”

  有别于一般的细胞,肝脏细胞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梭形,而是一个多边形。更神奇的是,如果处理得当,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功能。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标志正是由六个六边形组成,其中一个是呈现深蓝色,代表的正是他们独特的直接转分化肝样细胞的技术。如何更快地把这“一篇论文”变成“一个产品”,造福人类健康,是这些科研人员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情。“争取进行3到5年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尽快报批,能够有第一个产品上市。”

  原载于上海观察  2017年7月15日

  作者:黄海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