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郜阳 记者 董纯蕾)即便一时半会儿等不到肝移植,重症肝病患者也有了新的盼头:用生物人工肝系统暂时地代为执行肝功能。记者前不久从拥有相关专利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这样的愿望三五年内有望成为现实。
我国是肝病大国,每年肝衰竭新发病例超过100万,目前治疗重症肝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供体器官短缺等原因,仅有少数患者能及时接受肝移植,大部分患者都逃不过在等待中死亡的命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出了采用生物人工肝系统为病人提供肝功能的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据介绍,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由生物反应器和免疫隔离装置组成,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也能为计划肝移植的病人争取时间,以等待合适的肝源。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表示:生物人工肝可以起到清洁有毒物质,增加营养的作用。“生物人工肝在不进入人体的情况下有效改善肝脏功能,能促进肝脏再生,或可成为肝功能衰竭通往肝移植的桥梁。”
去年初,科学家们共同努力,完成了第一例基于肝样细胞的生物人工肝系统的临床治疗实验,救治了一位有40多年乙肝病史、并已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病人。患者前期接受各种内科治疗无明显好转,在生物人工肝治疗后,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良好,度过了危险期。惠利健介绍,近期有两名患者在长沙志愿接受了生物人工肝的治疗,“一名患者已经出院,还有一名正在积极康复中”。
2016年,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生化细胞所团队相关肝细胞转分化技术专利的全球独家使用许可,致力于推动肝样细胞生物人工肝的产业化和临床研究。该公司日前迁址嘉定,踏上新的科创征程。新生产线预计也将于本月陆续到位,为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做好准备。公司董事长潘国宇博士介绍,公司和国内多家知名医院合作,开展了5例肝衰竭病人的肝样细胞生物人工肝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研发阶段,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这项技术就能惠及普通百姓了。”他展望说。
原载于《新民晚报》 2017年8月14日 第8版
作者:董纯蕾、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