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澎湃新闻]为什么有了克隆鼠还要克隆猴?4位学者在上海自博馆谈克隆

来源: 时间:2018-03-03

  超大大标准小克隆猴、克隆鼠、克隆猪……除了用于研究,克隆技术还有什么“好用处”?

  3月3日下午,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第100期特别策划活动“从米老鼠到孙悟空——克隆技术与伦理”,4位来自于克隆技术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发表演讲,包括克隆猴“中中”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孙强、克隆鼠“大拿”李劲松、克隆猪研发骨干李娟、动物伦理研究者孙璘。

  活动现场一位观众风趣地说:“这几位老师可以克隆出一个动物园。”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仅一周后,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生物学顶尖期刊“细胞”(Cell),曾以封面文章在1月25日在线发表此项成果。

  为什么要克隆猴,它和克隆鼠有何技术区别?克隆猴“中中”研究团队负责人、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在现场介绍了克隆猴的独特意义。自从1997年“多莉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许多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也相继成功,但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

  “人类离不开实验动物。”孙强指出,“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活的试剂’,食品、药品评价中的‘活的天平’,医学、药学、航空航天、疾病防控研究中的‘人类替难者’,应用于人体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人类健康与安全的‘活的屏障’,且实验动物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和可重复性的保障。”

  孙强列举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狂犬病、麻风病、霍乱、伤寒、结核、肝炎、特别是小儿麻痹等疫苗研发和安全性实验中的作用,而在心理和认知研究、中风和深度脑刺激、血型和输血、脑疾病研究中,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同样是做出了贡献。

  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中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小白鼠可能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多的实验动物。活动现场,来自于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的李劲松研究员,在“‘人造精子’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的演讲中介绍了克隆小鼠过程中建立的“人造精子”技术体系,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小鼠白内障疾病不再是难题。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娟副教授是国际首例手工克隆猪研发团队的骨干,她介绍了她所从事的“二师兄”研究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猪身上的应用”。

  克隆技术的意义在哪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孙璘教授以“动物克隆与生命伦理”为题讲述了科技进步的伦理边界。

  据悉,“馆研合作”项目是上海科技馆“十三五”教育战略子规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建关系,打造硕博及科研人员课题成果科普展示项目,构建常态化的科技成果科普转化机制,将上海科技馆3馆-科技馆、自博馆、天文馆打造成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热点交流发布的平台。

  原载于澎湃新闻  2018年3月3日

  作者:臧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