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节已于5月19日正式启动,之后的7天里,全市143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实验室及300多家科普教育基地将向公众开放。而对于上海南模中学的学生来说,不止在科技节,即使平时,他们也能走进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做课题研究。这一切得益于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的“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项目。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是一家以科普教育公益事业为主业的公募基金会,17年来始终秉承“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的宗旨,用大爱传递科学的火种,用真情播撒科普的阳光。据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介绍,截至2017年底,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和实物价值2.7亿元,募集珍稀动物标本、化石等藏品1000余件。
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后备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基金会的“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项目联合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中学生和实验室间搭起了桥梁,让青少年能够有机会走进实验室,了解科学前沿、学习探究方法。
就拿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和南模中学结对来说,在王恩多院士领衔指导下,生化与细胞所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一直不间断地开展科普合作。本届上海科技节开幕式前一天,南洋模范中学科技总辅导员周烨明老师带领多名学生,来到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王恩多研究组所在的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生们在这里利用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研究。
除了课题研究,近年来,研究所在王恩多院士的带领下,每年5月都会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向南洋模范中学的同学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们直接动手操作实践,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在王恩多院士看来,科技创新,一头是科研,一头是科普,必须两翼齐飞,缺一不可。因此,她特别愿意为中学生开放实验室。于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而言,这一直是公益服务;而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仍会给予资金支持,这也让她很感动。同时,基金会的项目运作非常规范,每年都有开题报告和结题会,会邀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科研人员认真指导、点评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在这样的创新联动下,一个个从这个实验室产出的课题成果载誉而归:“花粉对靶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课题获第10届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徐汇区创新大赛一等奖;“百合花粉变应原作用机制研究”课题荣获第3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事实上,除了“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还先后打造了“明日科技之星——开放式学生论坛”“未来工程师大赛”“未来科技之星”“赛复创智杯”“创造力实验室”等创新人才培育项目,这些都是以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切入点。左焕琛强调,培养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的后备人才,就要让青少年“跳”出课本,在传授他们科研方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方法和技术上的创新,种下科学的种子。
原载于《上海科技报》 2018年5月23日 A1
作者:刘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