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上海科技馆与最新展品面对面时;当我们在“上海科技大讲坛”报告厅,聆听最新科研进展时;当孩子们走上“明日科技之星”舞台,自信大方地陈述自己的发明时……这背后是默默支持着上海科普事业近20年的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记者近日获悉,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已累计募集资金和实物价值2.7亿元,募集珍稀动物标本、化石等藏品1000余件,先后打造20余个科普公益品牌,年均开展活动400余场次,累计惠及人群4000多万人次。
支撑上海科技馆跃居“全球第七”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前身是上海科技馆基金会,与上海科技馆同一年成立。上海科技馆项目启动之初就希望能够创建新的运行机制,靠自身“造血”生存发展。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以“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为宗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标本和藏品,积极开展资金募集,支持上海科技馆发展。
上海科技馆“走进非洲”展区,汇聚了一大批货真价实的非洲动物标本。这700多件价值不菲的野生动物标本,就是在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标本收藏家贝林先生几次合作后,对方捐献给上海科技馆的。
上海科技馆因为各种鲜活的展品聚集了人气,这也使基金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在2016年国际权威机构评选的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中,上海科技馆排位第七。”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其中,基金会的支持不可或缺。”
为创新“幼苗”提供成长的土壤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土壤,这片土壤可能就在校园以外的各种科学机构。”
有着多年“明日科技之星”培养经验的南洋模范中学科技总辅导员周烨明说。
在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实验室,记者偶遇了两名正在做电泳实验的学生。她们戴着蓝色的橡皮手套,拿着细长的移液枪在分解蛋白质。
在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多领衔,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同南洋模范中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普合作。王恩多亲自指导了四届学生。由不同学生团队共同研究的《百合花粉变应原作用机制研究》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而这样的合作也吸引了更多科学家加入培养创新人才的队伍。
“明日科技之星”“未来工程师大赛”“未来科技之星”这些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创新大赛,都是由基金会发起设立的。当上“科技之星”“未来工程师”,已成为上海青少年追逐的目标。
科普教育创新奖带出一片科普“绿林”
2012年,上海设立科普教育创新奖。这是为科学家的科普工作而设的最高荣誉之一,也使科学家和大众都更重视科普工作。
该奖项是我国首个由社会组织举办的综合性科普奖项,创立之初就设“科普杰出人物奖”,后又陆续增设“科普管理优秀奖”“优秀科普志愿者奖”。
迄今为止,已有褚君浩、杨雄里、陈晓亚、薛永祺、王恩多、张永莲六位院士,以及杨秉辉、孙兴怀和王韬三位专家被授予“科普杰出人物奖”,邹世昌院士等一大批资深专家和科普工作者获得创新奖的表彰。
近年来,在科普教育创新奖的奖励名单中,各行各业的人都出现了。王韬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他成立了“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七旬科普志愿者李笑和开起了公众号。人多了,上海科普的“森林”就长起来了。
原载于文汇APP 2018年5月20日 科技文摘
作者: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