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青年报]王恩多:像恩师一样当个好老师

来源: 时间:2019-06-24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王恩多可谓“荣誉满身”,然而,最令她骄傲的莫过于曾经7次荣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王恩多说,诲人不倦是从她的恩师、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首任所长王应睐先生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近日,王恩多入选上海市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

  从老师那里学会对学生多商量少命令

  在王恩多的印象中,王应睐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德高望重的领军科学家,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

  王恩多是王应睐“文革”后的第一个研究生,深深体会到先生对学生的培养、支持和关怀。“从1990年到他去世,我们在同一个研究组工作,几乎天天接触。我能感受到他那种时时以中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为重、以他人为重、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精神境界。有时他也会将他经历的故事讲给我听,没有豪言壮语,但充满了哲理,充满了一个老科学家对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倾注的一片真情。”王恩多说,王应睐曾写下:“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探索”“他的话我将永记在心。”

  王恩多回忆道,王应睐一贯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他爱才、惜才。为了赶上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步伐,他推荐了无数生化所的研究人员到发达国家留学,希望他们学成后回国效力。不少人后来成为生化所和全国学术带头人。他关心新招收的研究生,1978年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入学,他亲自参加开学典礼与大家见面,谈到生化所人才断层,希望这批研究生尽快成长。后来这批研究生中,不少人成为生化所的研究组长,独当一面。

  1996年,王应睐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他将奖金的一部分作为“王应睐奖学金”奖励生化所的优秀研究生,希望我国的生化研究后继有人。

  “我是他的学生,他对我从未下过命令,而总是以商量的口气,讨论事情该如何做。在谈到其他人时,他总是讲别人的长处,在哪方面有独到之处。”1982年,王恩多研究生毕业后,王应睐和其他3位先生推荐她申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ogarty国际基金会提供的奖研金。经过一年多的等待,获得了批准。去美国前,他没有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到了该回国的时间就回来吧! 这对各方面都好,包括你的家庭。”

  “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对学生多商量,少命令。我留学美国期间,尽管那时还没有电子邮件,航空信来往也要一个多月,国内外交流并不方便,但先生经常亲笔写信给我谈研究所的近况,非常关心我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和生活情况。这些信弥足珍贵,是王先生对学生一贯关心的见证。”

  引导学生从亲手做实验中寻找答案

  王应睐对学生从不说教,充满哲理的谈话使王恩多体会到长者的关爱和希望。“他给学生创造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都使我终身受益。等我有了研究生,也学着用他的方式对待学生。”

  王恩多常说,像她们这一代人,吃过很多苦,现在的年轻人太幸福了,因为一直比较顺利,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遇到问题抗压性较弱。

  “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应该也必须后来者居上,有所作为。”王恩多常对学生说,“在我这里的5年,不能光发表论文,要理解和领悟什么叫科研。”

  王恩多跟老师一样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秉承“童心和好奇心使人永远快乐”的格言,结合前辈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永远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自身的科研心得,教导年轻人怎样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科学家。

  她尽自己所能为学生们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培训,从而和国际同行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开阔学术视野;鼓励他们加强文献阅读与思考,锻炼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成果中的综合能力。

  “我喜欢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绝不用半句命令的口吻对学生说话。”因为王恩多知道命令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亲手做实验中寻找答案才进步更快。王恩多对工作一丝不苟,她会认真阅读学生的各种书面报告和文章,大到文章整体,小到标点符号,都会仔细校对。正因为这些人格魅力,让她在学生、同事和社会中享有良好的口碑,被誉为“导师中的楷模”。

  如今,王恩多已经指导和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4名、硕士研究生4名,在学博士研究生10名,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各类奖项105人次,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现在我又有两个学生要毕业了,我一定会去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王恩多笑着告诉青年报记者。

  原载于《青年报》 2019年6月24日 第6版

  作者:郭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