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诞生于上海的《细胞研究》影响因子突破20大关,创下我国本土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历史新高,在本学科领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亚太第一;同样是“上海智造”的《分子植物》影响因子突破12,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稳居第二,连续9年在亚洲同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光子学研究》在世界光学期刊中跻身前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今,一批刻着上海烙印的科技期刊乘风破浪,在世界一流学术出版阵营中占据愈发显要的地位。
《细胞研究》创刊于1990年,由中科院主管、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细胞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高质量的全英文学术期刊。2006年,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刚接手了《细胞研究》,当时身为《细胞》杂志科学编辑的李党生恰好有回国工作的打算,便受邀担任了《细胞研究》的常务副主编一职。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细胞研究》从最初的“鲜为人知”成长为生命科学领域世界一流期刊,近年来更是发表了不少具有概念性创新的原创成果,其影响因子也来到了20.507,已经超过多个《自然》和《细胞》旗下本领域内的高端子刊。
“这标志着《细胞研究》作为我国本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顶尖学术期刊,已稳居国际一流顶尖期刊行列。在推动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我国科学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李党生告诉记者。现在,《细胞研究》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高端学术平台,海外科学家占了投稿数量的一半。
提及《细胞研究》杂志影响因子的“晋升”之路,李党生透露了其中的两个“秘诀”:职业编辑团队、与科学共同体结合。办学术期刊不是商业行为,而是软实力积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基线”的定义就很重要了——定得高了,会让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期刊的论文数量无法保证;定得低了,毫无疑问会拉低期刊的学术质量。为此,《细胞研究》于2015年推出了在线网络期刊《细胞发现》,两者形成“高端-中高端”阶梯出版互补模式,这是创新办刊理念的又一重要实践。如果论文的标准暂时无法达到《细胞研究》的“基线”,科研人员可以先尝试《细胞发现》。“当然我们有信心,假以时日《细胞发现》也将跻身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优秀期刊的行列,必将更好地为科学家们提供优质服务。”李党生表示,“我们也希望大家有科研文化自信,相信中国的本土品牌期刊。”
由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今年也收获喜讯:影响因子突破12分,上升为12.084,连续4年超过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学会主办的植物科学领域顶级期刊《植物细胞》。记者获悉,《分子植物》编辑团队长期以期刊品牌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使《分子植物》逐步发展成为植物科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之一,发表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科研成果,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植物科学研究成果走向国际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和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激光杂志社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共同投资成立,在学术与产业上“两翼齐飞”。近日,杂志社旗下《中国激光》等3份中文刊物,几乎同时被科睿唯安数据库收录。今年5月16日,在激光器发明60周年的纪念日,杂志社策划了光电产品购物节,成交金额超千万。
原载于《新民晚报》 2020年8月5日第2版
作者: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