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30年,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提升至20.507。这也是中国自主创办的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不断攀升的影响因子是中国基础研究壮大的表现,《细胞研究》的发展之路也是中国科学的‘自信之路’。”《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在今天由《细胞研究》举办的创建一流学术期刊座谈会上说。影响因子20不是终点,秉持着“科学优先、科学家优先”的办刊理念,《细胞研究》想做期刊“百年老店”——来自中国,服务全世界。
从“如获至宝”到“习以为常”,期刊发展走上“正循环”
回顾这三十年《细胞研究》的创刊经历,李党生仍然感慨老一辈科学家在创办中国本土期刊的洞见和坚持。1990年,中科院原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姚錱院士创办了《细胞研究》,那时国内学术期刊一片低迷,生存是摆在期刊面前的头等难题。
2006年,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刚接手了《细胞研究》,当时身为《细胞》杂志科学编辑的李党生恰好有回国工作的打算,便受邀担任了《细胞研究》的常务副主编一职。这一年,他们争取到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陈正军研究组的一篇有关DNA损伤修复的原创论文,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细胞》相继刊登了对该文的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可以在影响因子20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李党生如获至宝。那时《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仅为2,能获得这样一篇高水平的文章,编辑的兴奋可想而知。
稿源是决定一本期刊好坏的关键因素,《细胞杂志》想要在一众生物期刊中扩大影响力,必须获得优质稿源。为此,李党生带头“走出去”,走进实验室、参加学术会议,尽一切可能增加与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他们的“诚意”见效很快,期刊不断收到不错的稿件,又因为高质量稿件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一条期刊发展的“正循环”通道由此打造。
开辟“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推动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话语权和影响力
从2到20,《细胞研究》影响因子的飞速“跃升”是与中国基础科研,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相辅相成的,它如同一个扩音器,将一批中国原创科研成果率先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对中国科学家而言,《细胞研究》已不仅仅是一本期刊,而是一个他们能够响亮“说话”的重要平台。
2008年,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在血液中发现了microRNA,这一原创发现在国外知名刊物上投稿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关键时刻”,张辰宇将文章投给了《细胞研究》,编辑部在高标准审核后,让论文快速通过评审程序并在线发表。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实验室重复了这个颠覆性发现。
2014年,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但当时尚无功能性数据支撑,因此被国际顶级期刊拒稿。《细胞研究》认为这是一项原始创新,大胆予以刊发,同时邀请学术大牛撰写点评文章。五年后,作者拿出了功能性数据。
今年获得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的杨运桂研究员曾表示,他最有影响力的五篇文章,有两篇是在《细胞研究》上首发的。
据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主任刘小龙透露,近年来《细胞研究》发表了不少具有概念性创新的原创成果,学术水平与《自然》《细胞》上的文章相当。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细胞研究》上发表的文章已经超过《自然》。
打造自己的出版平台,将《细胞研究》打造成“百年老店”
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创造、发布新思想、新理论、新领域、新路径的重要阵地和摇篮,期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细胞研究》为代表,一批上海出品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在国际多个学科领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赢得了较好的行业声誉。
“30年来,我们从不吝啬将我们的办刊‘秘诀’传授给大家。”李党生笑着说,在他看来要办好一本刊物也简单,主要抓住三个关键——稿源、编辑队伍、国际化合作。早在2005年,《细胞研究》就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达成合作,借船出海,它也成为自然出版集团在亚洲合作办的第一本学术期刊。而这些年《细胞研究》培养的编辑,已经成为国际学术期刊圈的“抢手”人才。
30年,影响因子实现从2到20的“质变”,但《细胞研究》的脚步绝不仅限于此。刘小龙透露,他的目标是将《细胞研究》打造成“百年老店”,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的原始创新做出更大重要贡献。
“科研人员经常提及的《自然》《科学》《细胞》等都在西半球,希望未来在东半球的中国上海有一本世界领先的科技期刊。”李党生指着一张世界地图说。目前给《细胞研究》投稿的科学家中,海外科学家的比例已占一半,今后,当全球科学家提到《细胞研究》时都能有这样一种感觉,来自中国,服务全世界。
原载于文汇网 2020年12月4日
作者: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