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十年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自主开发了一种可以长时间不间断捕捉细胞增殖的新技术——ProTracer,并利用该技术发现了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的来源。国际学术期刊《科学》26日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主要功能细胞是肝细胞。肝脏一旦受损,需要“新生”肝细胞才能完成功能修复。在肝脏疾病治疗中,寻找新生肝细胞的来源是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问题。
肝脏的基本单位是肝小叶,肝小叶中的肝细胞通过自我增殖产生新的肝细胞。每个肝小叶可以分为多个区域,这些区域中的肝细胞“不尽相同”。究竟哪一区域的肝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科学家们还未找到准确答案。
以往有关肝细胞来源的研究,均依赖单个分子标记来追踪肝脏中某一肝细胞亚群,再观察这个亚群的扩增情况。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且缺少对整个肝脏所有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分析,犹如“盲人摸象”,观察的是事物的局部而非整体。若要准确寻找到新生肝细胞的来源,需要在肝脏整体水平上,检测所有肝细胞的增殖情况。
传统检测细胞增殖的方法就像照相机,只能拍摄一个瞬间,即检测某个时间点的细胞增殖,并且无法对各类细胞的增殖做精准区分。肝细胞增殖速率较为缓慢,而肝脏中其他类型的细胞,比如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发生增殖的速率又相对较快。利用传统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很难捕捉追踪某一时间点的肝细胞增殖信号。
周斌研究组开发了一种能够捕捉细胞增殖的录像机——ProTracer,既可以在长时间内不间断地追踪细胞增殖,又可以精准定位,追踪某一特定细胞类群(如肝细胞)的细胞增殖。这就好比在黑夜中,让只有被锁定目标的“星群”发光,而不是在满天繁星中找寻其中的一两颗。
利用这项自主原创的新技术,研究组在小鼠实验中,给增殖的肝细胞打上“唯一标记”,经过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密切”追踪,最终发现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主要来源于肝小叶中间区域的肝细胞。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通过全新的视角和技术手段,直观展现了所有肝细胞类群的增殖情况,揭示了成体肝脏在生理稳态和损伤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的来源,为肝脏损伤修复再生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自主开发的ProTracer技术,具有长时间不间断检测细胞增殖的能力,可以特异性地标记某种特定细胞谱系的细胞增殖,并且实现了不牺牲样品直接活体检测细胞增殖,从多个维度提高了细胞增殖检测的能力和范围,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细胞增殖的检测,可望为发育生物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再生医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原载于新华社 2021年2月26日
作者:张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