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胜刚强”“天下惟至柔者至刚”“柔能克刚”是我国古人的智慧。我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科学研究发现,面对病原体的入侵,打造一支人体中的“抗体部队”,也充满了这一智慧,越柔越强。
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孟飞龙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菱秀研究组合作的这项研究,发现抗体基因DNA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柔性在“抗体亲和力成熟”中的功能。
24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
据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孟飞龙研究员介绍,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的主要分子“士兵”。当病原体入侵我们的免疫系统时,淋巴细胞通过基因突变等方法,利用DNA编码多种多样的抗体分子,“以万变应万变”,产生能够针对性结合入侵病原体的抗体分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抗体分子在分子水平上长得像一个两臂举着武器的字母“Y”,最顶端的氨基酸是识别病原体的“武器”,下方“身体”部分的氨基酸,则负责维持抗体结构的稳定和信息传递。不同的抗体分子拥有大致相同的“身体”,但它们顶部的“武器”却千差万别。
“以往的研究发现,抗体基因在‘武器’区域更容易发生突变,而‘身体’区域的突变相对较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研究揭开了谜题。”孟飞龙说,“原来,抗体基因‘武器’区域更加柔软,‘身体’区域相对僵硬。在柔软的地方,抗体士兵的教练‘胞苷脱氨酶AID’更容易训练该处的基因,从而产生更多的突变。”
业内专家认为,在人体细胞内总长2米的DNA链条,有的地方弯曲,有的地方笔直,这项最新研究发现了DNA柔性的重要作用。这提示DNA柔性等力学性质,可能在其它生命活动,例如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人类理解生命活动本质开辟了新思路。
原载于新华社 2023年4月26日
作者:张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