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好几个电话,一个月至少见面一次,这是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汪胜和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研究员程建军的常态。
合作不止于研究。日前,针对他们共同研发的一款原创抗抑郁药物,两位科学家所在机构和翼思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达成一项授权许可协议,里程碑金额达1.2亿元人民币。
这是两位科学家合作5年来第二次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效率之高的背后有什么可复制的经验?一位生物学家和一位化学家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寻找快速起效且不致幻的抗抑郁药】
传统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长达几周甚至数月才能起效,且对三分之一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用不大。
从“神奇蘑菇”中提取的天然致幻剂裸盖菇素,在一天内可极大改善抑郁症患者症状,且效果可持续三个月以上,但由于产生幻觉的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快速起效且不致幻的新型抗抑郁药。
究竟,裸盖菇素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除了已知的一条“阳关大道”,汪胜研究组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可“暗度陈仓”的第二条路,这是之前从未被发现的。
“我擅长做设计、画出分子的轮廓,但不知最终能否通过化学合成出来。”汪胜告诉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这好比有了一个“锁”,但还没有找到适配的“钥匙”。于是,他找到擅长药物化学研究的程建军研究组,对方通过不断设计、比对,最终找到了“钥匙”。经小鼠实验证明,这一新的化合物不仅不致幻,还能快速抗抑郁。
2022年1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项合作研究成果。他们乘胜追击,发现了成药性更好的化合物,并在猴子身上做了试验,同样效果不错。
可见,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全过程创新中,创新是最重要的,它是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尤其在这项研究中,创新瞄准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更好的药物。
【交叉合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我们的研究得益于学科交叉,否则不可能那么快实现突破。”汪胜说。
两位科学家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时一见如故,此后相继回到上海,从2018年开始紧密合作。
汪胜研究团队平时主要关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程建军的博士和博士后课题做的都是精神分裂症,两位科学家一直在精神类药物领域深耕不辍。一位专攻药理研究,另一位擅长药物化学,正好形成互补优势。
“汪老师不时会有一些大胆想法,我偏保守一点,会通过谨慎的科学方法来验证。”程建军告诉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从合作伊始,他们就秉持着一致的想法:发文章不是最重要的,要做有用的精神类药物。
如今,他们之间越来越有默契,“国外不乏合作了一辈子的科学家,我们希望能一直合作下去。”
可见,科学家的交叉合作,为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为科学家心无旁骛创新提供土壤】
论文发表后,两位科学家接触了十几家国内外药企和投资商,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有意愿把这个化合物快速推上临床,大概2024年中到年末启动,此前已有其他比较成熟的药物上了临床三期。”
为何不尝试自己开公司?汪胜告诉记者,他对科学问题本身更感兴趣,好在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部给了他很大的支持,“我所感受到的不是管理,而是服务。”
早在科学家开展研究阶段,知识产权部工作人员就开始帮助专利的挖掘和布局,后续则从资源链接整合、风险防控和合规等多角度来为成果转化助力把关。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和上海科技大学也达成了共赢的共识,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部负责人殷梦昕告诉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
可见,科学家背后的知识产权团队之重要性,这种“无缝隙”服务为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创新提供了土壤。
原载于上观新闻(解放日报)2023年12月25日
作者: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