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人类的生命形式看成是一本书,科学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读这本“生命之书”的内容和创作规律。在这本书中,核仁是负责核糖体RNA生产加工和核糖体组装的“超级工厂”,但核仁内大多数蛋白质的精确定位和功能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组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超高分辨成像,对200种蛋白质在这个“超级工厂”内的定位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发现了这个“超级工厂”运行新机制。相关研究论文3月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过去的研究认为,核仁由三部分组成:纤维中心(FC)是核心,由致密纤维组分(DFC)包裹形成更大的球体,多个FC/DFC单元镶嵌在同一颗粒组分(GC)里。通俗地讲,核仁就像“超级工厂”一样,每个FC/DFC单元就是一个“小车间”,每个“小车间”又通过流水线高效联系,将新生的核糖体RNA运入GC区域,即最后的统一“包装站”,完成核糖体组装。
陈玲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在核仁原本的三层结构基础上,又发现了一层包裹在DFC外的新球壳状区域,并将其命名为致密纤维成分外侧区域(PDFC)。也就是说,每个FC/DFC“小车间”内新生的核糖体RNA,还需要通过PDFC这个“监测站”,才能完成最后的核糖体组装。
进一步研究发现,定位于PDFC“监测站”的URB1蛋白质,是调控新生核糖体RNA 尾端折叠和加工的关键。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缺失了URB1蛋白质的斑马鱼,会产生头面部发育的畸形,无法成活。而URB1蛋白质缺失的小鼠胚胎则无法着床,引发早期死亡。
业内专家认为,此项最新成果为研究核仁----这个核糖体RNA“超级工厂”的高效运转与质控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见解,也为核仁组装和在胚胎发育中的潜在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人类解读“生命之书”的征途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原载于新华社客户端 2023年3月11日
作者:张建松 朱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