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年于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获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4年作为博士后先后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德国马普衰老所从事衰老机理的研究并获得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的EMBO Long-Term Fellowship资助。2014年回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工作,担任研究员,课题组长及博士生导师。
衰老是人人必经的生命过程,不仅关系到老年时身体机能的衰退,还与多种严重疾病密切相关。能否延缓衰老,甚至永葆青春,是人类一直关注、探究并未能解答的谜题。人们通过研究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线虫)、小鼠等模式生物发现衰老不是一个不可控的被动发生过程,而是一个被精密分子机制调控的过程。这就使得人为的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成为可能。在不同组织中按特定时序协同发生发展是衰老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不仅是衰老与各类重要疾病都关系密切的重要原因,也提示在组织细胞间很可能存在着复杂精密的信号传递网络协同调控衰老。然而,这一网络中的信号分子是哪些?其传递与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衰老如何影响体内控制这些信号有序传递的屏障组织?这些都是亟待阐明的核心问题。
使用包括线虫和小鼠等多个模型,我们致力于系统、深入揭示组织细胞间衰老信号的分子组成和作用机理。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由胞外囊泡传递的衰老信号及其传递机制: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可以传递多种类型的生物分子,并介导细胞间通讯,调控组织细胞的功能和稳态。我们过往的研究发现EV是组织间miRNA衰老信号传递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对EV在组织间传递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EV是如何被细胞分泌与接收的?它的分泌和吸收是否存在选择性?EV传递是如何调控衰老和被衰老调控的?这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依旧有待探索。
(2) 血-脑脊液屏障的衰老机制:
衰老信号在组织间的传递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受着各类屏障系统的区隔与调控。然而,被屏障系统严密保护的器官(如大脑)也会随其它组织同步衰老,提示衰老过程中有未知的生物学过程破坏了这些屏障。在体内诸多屏障系统中,我们尤为关注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组织——脉络丛中的血-脑脊液屏障。认识其衰老机制对于解析中枢神经系统与其它器官间衰老信号传递十分关键,也是阐明中枢神经系统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