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期东方科技论坛“精子健康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时间:2018-11-12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市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318期东方科技论坛“精子健康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11月2-3日在上海分院举行。会议由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陈德桂、刘默芳、李劲松和童明汉共同主持,张永莲院士、王恩多院士、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王健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教授等出席论坛。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的80多位领域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
会议围绕减数分裂启动和发展的分子机制、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表观遗传调控、精子健康研究及临床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等三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武汉大学罗孟成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蔡刚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段恩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邱小波教授、南通大学医学院孙斐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郑科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子江教授、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施惠娟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研究所许文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菊芬教授以及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陈德桂、童明汉、刘默芳、李劲松、吴立刚等17位领域专家进行了简短精彩的报告。
秉承会议宗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分析了目前精子健康的关键和前沿问题,以及男性不育、出生缺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在精子健康研究方面,国家建立了一批新的研究技术体系,如“人造精子”技术、生精细胞的同步分离技术、单细胞小RNA测序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建立必将极大推动精子健康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真正的解决男性不育、出生缺陷起到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不孕不育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人工辅助生殖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人类精子样本和临床样品,因此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ART平台,加强研究所、高校与临床医生以及企业的合作,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成果的转化,实现原创成果的快速产出,真正解决目前困扰广大不孕不育患者的生育问题,同时提升我国在精子健康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此次论坛探讨了精子健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凝练了核心科学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交叉融合。会议所形成的简报将为国家和上海生殖健康领域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全局性、前瞻性的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