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医学院袁钧瑛教授应邀做客王应睐讲座,作题为“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RIPK1 in age-dependen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报告。讲座由孙丽明研究员主持。
袁钧瑛在报告中分享了RIPK1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历程及其在小鼠模型和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RIPK1的激酶活性在多发性硬化症、阿尔兹海默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和前额叶退化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讲座吸引了生化与细胞所及其他大学、医院、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前来聆听学习。现场听众踊跃提问,互动积极,纷纷表示袁钧英教授科研成果丰硕,成就突出,所做报告内容丰富精彩,是一场超高质量的科学讲座。
袁钧瑛多年从事细胞凋亡机制研究,发现了第一个细胞凋亡基因,是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为她当时的研究生导师Horvitz教授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奖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还发现了首个细胞坏死抑制剂nec-1,并定义了“necroptosis”。此外,她研发的细胞死亡和细胞自噬的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与国际生物制药公司进行紧密合作,以开发出治疗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袁钧瑛是公认的细胞死亡研究领域里的权威,曾获得各种国际奖项和荣誉10余项,并多次受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做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