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举办“王应睐星”命名仪式

来源: 时间:2023-05-06

  2023年5月6日,“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王应睐先生于1958年创建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现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为纪念王应睐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编号为三五五七零四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浩渺宇宙中,从此多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王应睐星”。

  王应睐先生是著名生物学家,是中国现代生物化学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酶化学与营养代谢研究。他是中国生物化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卓越决策者和领导人,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1965年和1981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分别首次完成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使中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水平保持世界领先,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王应睐先生成就卓著,其学术风范和高尚品格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在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两项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但这两项工作发表的所有论文上都没有他的署名,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名字也从未在获奖名单上出现。

  2008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一颗小行星,在轨道上以每秒16.9公里每日146万公里的高速奔腾前进,绕日运行。为缅怀和纪念王应睐先生,经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推荐,由紫金山天文台提名,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为“王应睐星”。

  命名仪式上,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宣读“王应睐星”国际命名公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吴雪峰致贺词并宣读“王应睐星”命名证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赵海斌介绍“王应睐星”的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

  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助理蒙建东和吴雪峰、赵海斌分别向王应睐先生次子王家楠和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党委书记倪福弟颁赠国际命名公报、命名证书、星照片和轨道光盘。段瑞春向刘小龙颁赠“王应睐星”证书铜匾。

  段瑞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副主席李逸平,王应睐基金会董事长李林院士、董事王恩多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沪区党委副书记胡金波,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吴雪峰,刘小龙,王应睐先生长子王家槲等共同为“王应睐星”模型揭幕。

  王家槲在致辞中对何梁何利基金会、紫金山天文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给予其父亲小行星命名的荣耀表示感谢。他表示,父亲组织领导完成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两项工作是老一辈生化所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希望以父亲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永远在天空闪耀,传承与弘扬“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胰岛素”精神。

  刘小龙表示,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编号“三五五七零四号”小行星命名为“王应睐星”,这是对王应睐先生的永恒纪念,他谨代表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感谢所有参与王应睐星发现和命名的科学家和各方人士。浩瀚星河中,“王应睐星”熠熠生辉,时刻提醒和指引中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按照中科院未来二阶段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开创新时期基础研究工作新局面的新征程上开新局、建新功。

  胡金波指出,获得小行星命名是一项世界公认的殊荣,今天在这里举办“王应睐星”命名仪式暨纪念王应睐先生学术报告会,既是荣誉和褒扬,也是对王应睐先生光辉一生的最好纪念与缅怀,更是对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希望中心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

  赵健强调,科学家精神是支撑基础研究从零到一、原始创新的不竭动力。在党的二十大擘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宏伟蓝图的当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也进入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跃升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与弘扬以王应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格,努力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自强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段瑞春介绍何梁何利基金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为获得何梁何利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科学家申请小行星命名的工作,包括“王应睐星”在内至今已命名了25颗具有科学符号、中国特色和各个学科风采的国际小行星。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需要榜样引领。他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王应睐先生的崇高思想和科学家精神为榜样,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国家科技事业自力自强、奋勇前进,创新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倪福弟介绍王应睐先生生平和学术成就,讲述王应睐先生的求学经历和科学生涯,尤其是他在担任生化所首任所长期间,举贤育才,领衔科研攻关,举办“黄埔军校”,创建科研服务体系的杰出工作,带领大家回顾了王应睐先生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用毕生追求科学真理,谋划中国生化事业发展的光辉一生。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以王应睐先生、朱洗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新时代“胰岛素精神”,中心根据中科院党组工作部署,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揭榜挂帅”团队攻关项目、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工作实际组织遴选,在重点攻关方向上成立了以王应睐先生命名的“环形RNA底层共性使能技术攻关突击队”和以朱洗先生命名的“淋巴细胞赋能攻关突击队”。

  仪式现场,倪福弟为两支突击队授旗,孟飞龙研究员和许琛琦研究员代表所在突击队接旗。孟飞龙代表突击队发言,表达年轻一代科学家赓续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血脉的信心和决心。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王应睐星”的命名彰显了以王应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代代相传薪火不灭,在新时代与国家民族发展同频共振,更加熠熠生辉。长长的绕日轨道上,王应睐先生的名字将伴随着这颗小行星永远闪烁在璀璨星空之中。

  研究所老领导、班子成员、中科院院士、研究组长、科研骨干、博士后、研究生等近300人参加了命名仪式。命名仪式由中心所务委员陈剑峰研究员主持。

颁赠国际命名公报、命名证书、星照片和轨道光盘

“王应睐星”模型揭幕

王应睐先生长子王家槲致辞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主任刘小龙致辞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沪区党委副书记胡金波致辞

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致辞

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致辞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党委书记倪福弟介绍王应睐先生生平和学术成就

授旗仪式

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