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努力促进研究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12月17-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心赏计划•遇见美好”文化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心赏计划·遇见美好——“心晴之旅”游园会及“为心赋能”心理团辅活动,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系统各研究所的3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12月17日,“心晴之旅”游园会欢乐启幕。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六大特色摊位依次排开。脑力活动区的 “心理知识问答” 摊位前,参与者们纷纷扫码进入问卷页面,全神贯注地应对10道精心设计的心理知识题目,不少同学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顺利通关,收获盖章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趣味游戏区更是笑语欢声不断。在“摸石过河”区域,模拟的河流两端站满了跃跃欲试的参赛队伍,每队4名选手紧密协作,以“石头”为渡河工具,小心翼翼地交替前行。比赛开始,选手们站在起跑线后的河石上,手持下一块 “石头”,待裁判发令,便依次将河石踩在脚下稳步向前。期间,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相互提醒着步伐节奏,有的队伍配合默契,四人顺利抵达彼岸,成功赢得两枚印章;而有的队伍虽中途有人不慎“落水”,但也在欢呼雀跃中收获了一枚印章和宝贵的团队协作经验。
“足球”保龄球场地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参与者站在距离水瓶直线10米的划定区域,一脚踢出足球,目光紧紧追随足球轨迹,水瓶被击倒的瞬间,现场便会响起热烈的欢呼声与掌声,大家在一次次尝试中感受着运动的乐趣与挑战。
“合力建塔”游戏则考验着团队的默契与耐心,每队5-6名选手围站在四周,通过手中的绳子共同控制吊板,小心翼翼地用钩子吊起盒子,朝着指定位置缓缓运输。大家齐心协力,紧盯盒子的移动,轻声交流着调整策略,同学们团结协作,毫不气馁,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团队精神。
艺术疗愈区为师生们提供了一片创意的天地。在“随心手绘”摊位,空白的风筝、面具和扇子瞬间成为了大家发挥想象力的画布,参与者们手持画笔,或勾勒细腻的线条,或涂抹绚丽的色彩,将心中的美好与创意尽情挥洒。绘制完成后,大家纷纷来到草坪,放飞自己亲手绘制的风筝,看着风筝在蓝天中翱翔,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治愈彩虹瓶”摊位前,大家手持注射器,将膨胀后的水宝宝轻柔挤碎,注入空玻璃瓶中,专注地调配着色彩,精心打造出一个个色彩渐变、如梦如幻的彩虹瓶,每完成一个彩虹瓶,都仿佛为心灵注入了一抹温暖与治愈的力量。
心灵驿站宛如校园中的温馨角落,参与者们在此领取心情卡片,静下心来,或书写内心的感悟,或描绘美好的憧憬,随后将卡片放入邮筒,工作人员将带着这份份心意,把温暖传递到收信人手中。
12月19日,“为心赋能”心理团辅活动拉开帷幕,团辅带领者吴隽先通过“微笑、你好”和表达性连环自我介绍两个小练习让团队成员放松身心,打破距离感,建立团队信任。再通过“照镜子”小练习引导团队成员学会关注他人、共情他人。最后在“压力释放”环节,团队成员们敞开心扉,对近期科研和生活进行梳理,互相分享近期所面临的压力,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压力气球,并相互交流应对经验,在思想的碰撞与共鸣中,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似乎也悄然减轻了几分。
本次中国科学院大学心赏计划·遇见美好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在趣味横生的游园会中,同学们走出实验室,在游戏互动中增进交流,舒缓科研压力;在温馨融洽的心理团辅中,大家相互慰藉、鼓励,共寻突破之道,重拾奋进勇气。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的健康发展注入正能量和活力,还进一步增强了各研究所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扩大同学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提高研究生整体心理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游园会现场
心理团辅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