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从里程碑突破到未来前沿探索”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来源: 时间:2025-09-26

923日,为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60周年,传承与弘扬“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胰岛素精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从里程碑突破到未来前沿探索”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共同回顾那段光辉的科研历程,缅怀前辈们的丰功伟绩,展望科技创新的美好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乔杰,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上海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沪区党委书记王华,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亲历者、7位亲历者家属,以及上级单位、主办单位及相关合作单位的领导、专家和青年学生等近700人参会。主会场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学术主任李劲松主持。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诞生于上海市岳阳路的“320大院”。19659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前身之一)、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三家单位协同攻关,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继1828年从无机物出发人工合成首个有机分子尿素后,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的里程碑式新飞跃,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永恒的意义。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亲历者——北京大学教授叶蕴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朱尚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研究员张永莲,以及亲历者家属代表与中青年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和纪念这项历史性成果。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主任、党委负责人刘小龙首先作题为《结晶映甲子、初心照未来——让胰岛素精神之光照亮新时代科技创新之路》的报告,重温了六十年前老一辈科学家携手攻坚完成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艰辛历程,详细介绍了中心近年来持续开展胰岛素相关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学科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他表示,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胰岛素精神的火种六十年间在“320大院”薪火相传,期待未来与兄弟单位有更多更紧密的合作,在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更多“从01”的突破。

上海有机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李昂在致辞中指出,在这场科学大会战中孕育的“胰岛素精神”60年来始终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开拓进取。今天的中国正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敢为的魄力、严谨的态度和协同的精神,瞄准国家的战略需求,深耕基础研究,深化与兄弟研究所和学校的合作,在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征程中并肩作战,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合成科学等关键领域勇闯无人区,以更好的创新成果塑造中华民族的科技脊梁,谱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崭新篇章。

乔杰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科学家“一心一意搞出中国的胰岛素”的奋进之路,深情追忆了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A链合成过程中克服困难、联合攻关的感人事迹。她强调,六十年后重温这段历史旨在激励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继承和发扬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和学术传统,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甘坐科研“冷板凳”,勇闯学术“无人区”,力争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共同为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徐枫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将持续完善政府院校企业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全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顶尖人才,以更大力度和政策保障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以更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市科技两委科委将继续全力服务、支持保障科学家的科研工作,支持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用更多科技成果造福人类健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周琪副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全院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向完成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科学壮举的老一辈科学家及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面对新时代科技发展需求,当代科技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将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中老一辈科学家展现出的科技报国、集智攻关、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把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胆魄挑战前沿科学问题,集中优势开展有组织的建制化科技攻关,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亲历者代表张永莲发言。作为大兵团作战时期胰岛素B链后8肽合成组小组长,她生动回顾了当年生化所全所一盘棋的攻关场景,深入分析阐述了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意义。她说,正是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保障、跨学科大协作的优势和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成就了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中国科学史上的丰碑。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更应借鉴胰岛素攻关经验,给予科研人员长期稳定支持,鼓励自由探索的同时,更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织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攻关,为AI时代再现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辉煌成就,为世界生命科学发展作出新的中国贡献。

一甲子前的科学丰碑,照亮今天的科技攻坚路。大会现场,来自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青年理论小组、团委、研究生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宋嘉文、高佳琪、梅自律、李荣耀、王尚宇、孔德慧以饱含深情的朗诵,将现场观众带回了六十年前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一张张老照片将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瞬间定格,一场跨越甲子的时空对话就此展开。在悠扬的配乐中,他们用青春之声诠释了“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胰岛素精神,展现了青年一代承接荣光、续写传奇的坚定信念。

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作题为“Pyroptosis &innate immunity: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s potentials”的主题报告,武汉大学宋保亮院士、上海有机所俞飚院士做特邀报告,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等单位的15位专家学者作交流报告。大会期间,全体参会人员展开热烈交流,探讨“胰岛素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励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奋勇前行。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局长魏志祥、副局长沈毅,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詹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林国强、卿凤翎,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研究员王恩多、李林、徐国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党委书记瞿荣辉,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孙衍刚,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巫永睿,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老领导,中国科学院前沿局、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全体PI、博士后和青年学生等参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心学术主任李劲松主持

中心主任、党委负责人刘小龙致辞

上海有机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李昂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乔杰致辞

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亲历者代表张永莲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作主题报告

诗朗诵

大会精彩瞬间

大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