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陈玲玲研究组在Molecular Cell发表环形RNA长篇综述

来源: 时间:2018-07-30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杨力研究组受邀在Molecular Cell发表了题为“The biogenesis, functions and challenges of circular RNAs”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外显子反向剪接环形RNA的生成加工及其潜在生物学功能的最新进展,并深入讨论了环形RNA研究技术上存在的局限和挑战。
 
        外显子反向剪接来源的环形RNA是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却以共价键形成闭环结构的RNA新分子,主要由RNA聚合酶II转录产生的前体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近年来,随着转录组测序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相应计算生物学分析流程的不断优化,科学家在真核生物中发现了多达几十万条的外显子反向剪接环形RNA。陈玲玲研究组最新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的这一环形RNA相关特邀综述论文,对环形RNA的生成加工、功能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梳理。外显子反向剪接环形RNA的生成加工受到严格的调控,并发生在多个水平,包括转录速度、多顺反子基因位点的转录通读、剪接复合体的构成、顺式作用元件、和/或反式作用因子调控等。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大部分环形RNA的功能不详,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环形RNA可以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参与到细胞或个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包括miRNA和蛋白质的分子海绵、影响RNA转录、干扰RNA前体的正常剪接,甚至可以通过翻译产生多肽等。但是,由于线性mRNA几乎完全涵盖了同基因来源的环形RNA的碱基序列,因此想要在不影响线性mRNA表达的情况下,特定地研究环形RNA的表达及其功能是十分困难的。克服环形RNA研究技术上存在的瓶颈和挑战,发展新的工具用于特定靶向环形RNA,将更好地促进环形RNA生成和功能调控的研究。
 
        陈玲玲研究组博士研究生李响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陈玲玲研究员和杨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HHMI国际项目等经费支持。
 
       文章链接
 

外显子反向剪接环形RNA功能总结

附件下载: